常见问题
便血是在肛肠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,很多人出现便血、疼痛以后都会觉得自己有了痔疮,面对难言之隐,很多人都不会选择马上就医,而是自行用药,那么便血、疼痛真的是痔疮吗?其实不然,肛肠科的便血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,例如小肠疾病包括肠伤寒、肠结核、钩虫病等,结肠疾病急性细菌性痢疾、阿米巴痢疾缺血性肠炎等,肛管直肠疾病痔、肛裂、肛管直肠癌、直肠息肉等,以及全身性疾病、血管病变、药物等均可引起便血的出现,而疼痛更是非特异性表现,由于肛门部特殊的解剖,齿状线以下为有痛区,神经丰富,较易出现疼痛。
那什么是肛裂呢,肛裂是齿状线一下肛管皮肤层裂开后形成的小溃疡,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,长约0.5-1.0㎝,呈梭形或者椭圆形。《医宗金鉴》里说到:“肛门围绕,折纹破裂,便结者,火燥也。”阐述了火热之邪伤津耗液,大便秘结久之形成肛裂,认为火燥是肛裂的一大病因。肛裂在西医的发病机制复杂尚不明确,有学者认为与解剖关系密切。
肛裂的主要表现除可见鲜血外,其主要表现在于疼痛,由于肛裂是肛管皮肤有裂口,当粪便通过肛管时,粪便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,立刻感到肛门灼痛、剧痛,便后数分钟疼痛可缓解,随着排便的规律疼痛也成周期分布,故周期性疼痛是肛裂的典型临床症状之一。
虽然在西医上肛裂的病因尚不明确,但均认为与便秘有关,因肛门疼痛不愿排便,久而久之引起便秘,粪质变得更为干硬,排便时会使肛裂进一步加重,形成恶性循环。此外恐惧排便还会导致粪便嵌顿。
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肛裂的发病率仅次与痔,占我国第二位,多见于青壮年,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,发现了肛裂以病变最小、痛苦最大、诊断最易、治法最多为特点。
由于肛裂病情复杂,易形成肛裂三联症且不同分期分段的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,大致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。手术治疗可采用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、肛管移动皮瓣成形术、肛裂切除术等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差异治疗。非手术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,特别是中医在药物治疗中发挥显著优势,如中药类汤剂内服、中药熏洗、膏剂外敷等方法均可以有效缓解症状,此外肛裂的治疗还硬确保大便通畅,由于中药方剂的特殊性,可以在方剂中加入润肠通便的药物,以保证大便正常排出,但单纯用中医或者西医往往效果不佳,建议在正规医院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。